汽车设计是一辆汽车开始生产前的第一步,也是一辆汽车的灵魂所在。而多模式智动空间设计也是汽车设计不可或缺的步骤。此篇文章从未来汽车座椅、智能移动空间、未来自由出行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让我们一同探究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新世界”。
未来汽车座椅
汽车座椅是在旅途中陪伴我们最久的,因此座椅的舒适性和创新性格外重要,尤其是在自动驾驶环境下,怎样乘坐更舒适?让座椅集成更多功能?汽车座椅的未来会怎样呢?我们从以下三个问题去分析。
汽车座椅的设计将发生哪些变化?
在设计方面,汽车座椅将更加注重舒适度和环保性。设计师必须要考虑人体工程学,根据用户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再生塑料、织物、天然橡胶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座椅还将集成按摩、休息、控制温湿度等功能,以在旅途中为乘客增添舒适度。坐垫向前延伸,以获得更好的支撑。

在灵活性方面,汽车座椅将实现可配置和更灵活的移动,如,360°旋转座椅,可以根据路况和不同场景(睡眠、交流、娱乐)提供不同角度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通过轨道滑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促进沟通和娱乐,实现多种用途。
在上车场景中,座椅旋转并向外摆动,以实现更好的进出,这在当下很多车中已经有所应用了。

在劳累准备休息时,座椅后倾,并开启按摩和记忆温度模式,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在未来游戏座舱中,汽车座椅的可动设计可为游戏者带来更为沉浸式的体验。

在安全性方面,汽车座椅将集成安全气囊,如气囊坐垫、气囊靠背等。而另一方面,汽车座椅也将安装安全系统,当检测到危险发生时,可自行启动并调整坐姿,以为用户提供最高的安全度。

汽车座椅在网联车中有哪些功能?
在自动驾驶环境下,网联车将成为常态,那么,座椅将集成生物识别(红外摄像头跟踪心率、面部温度、脉搏等)、智能表面(乘客可通过智能表面控制界面,以实现其娱乐性和社交性)等功能。比如,汽车可以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座椅温度和驾驶舱环境。


汽车座椅还可集成可伸缩屏幕的设计,以使用户在办公中使用。

佛吉亚的座舱将控件集成到座椅表面(例如扶手)中,通过生物识别以检测睡意,并与座椅中的执行器相连,以激发触觉振动,警告驾驶员;面部识别可用于自动调整座位位置;雷达传感器可以检测体重,以计算乘员的体重和类型。
这不仅可以优化安全带的张力,而且还可以在发生事故时与紧急服务部门收集和共享信息,或者在有孩子或动物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例如车内过热而无人看管时)。

汽车座椅在共享环境中将有何变化?
在共享环境中,座椅的耐用性和隐私性对乘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座椅自清洁材料和可伸缩隔板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隔离声区的设计将每个头枕的扬声器连接到个人,以实现降噪的目的,为每位乘客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未来的汽车正在成为用户的延伸,而集成黑科技与舒适度为一身的座椅设计将成为我们实现轻松旅途的关键。

智能移动空间
在未来座舱中,将汽车的驾乘空间转变为理想的办公生活空间,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灵活多变的座椅布局形式,宽阔的内部空间设计,轻松实现不同场景模式的转换,真正让车从“载人工具”变为“移动空间”,实现交通出行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大自由度,未来汽车可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还会是一个智能移动空间。

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现代MOBIS概念舱在现场还展示了宽屏视野模式、多媒体模式和办公模式。
宽屏视野模式
驾驶者可以通过自己设定的手势来控制移动视角,将移动视角调整至宽屏视野模式,侧面车窗和前挡风玻璃均变为显示屏,形成宽屏荧幕播放影片。

多媒体模式
自动驾驶模式被开启时,车前的挡风玻璃会自动切换为宽大型屏幕,可供乘客观看多媒体视频。即使乘坐在空间较大的车内,乘客也可通过简单的手势来控制和调整屏幕。

办公模式
自动驾驶创造了移动空间概念,乘客可以像在自家客厅或办公室一样放松、工作或观看娱乐节目,提供情绪照明以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一张桌子以便充电和安装手持设备。

红旗智能小巴搭载 L4级自动驾驶技术,取消驾驶舱,整个车内就像一个客厅,加上其炫酷的外观,更加体现了目前潮流的趋势。
此外融合了智能自动驾驶、语音交互、智能机器人、全新制动系统等创新技术,可使乘坐者在出行过程中体验购物、游戏、会议等N度多维出行服务,真正的一个智趣空间,智配空间,智联空间,智购空间,为人们带来更加智慧与共享的生活方式。



交通拥堵让许多人饱受开车上下班的痛苦,堵车更使人烦躁,若错过了重要的工作、会议更是得不偿失,因此交通工具变身办公室更是迎合了大众需求,各大车企也是各显其招,方向盘收缩办公桌现身,座椅布局呈现面对面交谈,全息投影技术的锦上添花等等,让车内办公更显便捷有趣。





“移动的办公室”,“四轮办公室车”,外形小巧车厢大,容纳办公所需的空间,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趋势不久将成为现实,车内空间的丰富性、便利性、娱乐化、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未来自由出行工具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下,新型尖端科技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汽车设计从传统的运载交通工具的设计思路中解放出来,成为未来出行的灵活载体,越来越多丰富功能的应用,让出行更加创意十足。

人们在畅想未来时,脑海里很容易浮现出科幻电影里城市的画面,未来科幻电影里所出现的城市场景,对于我们来说还很遥远。但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SEED Car和BIRD Car上应用的Mobility Dispersion System将在不久后,来到我们的身边。
四轮电动自行车被命名为SEED Car,自动驾驶巴士则被命名为BIRD Car。当我们需要交通工具时, SEED Car和BIRD Car可以分开或同时出行,SEED Car主要用于物流配送或城市内近距离的移动,可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无需驾驶执照和车辆保险,驾驶者也不必再为找不到停车位而烦恼,另一方面 BIRD Car的车门前后开启时,可像通道一样,不仅是SEED Car、轮椅和婴儿车也可以同乘客一起搭乘BIRD Car。


现代所谓的终极机动车,它不是普通的汽车,它可以像哺乳动物一样走路,像爬行动物一样走路,爬上高墙,跨越沟壑,现代称Elevate为“急救行业的未来”,可以应对任何灾难的救援车辆,突出其在各种复杂地形行进的能力。

此外,在Mobility Life Vision移动出行生活展区,现代还着重呈现了e-scooter展品,让消费者了解现代汽车对于未来移动出行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探索。

多模式交通是城市出行的未来,随之带来的是各种有创意的出行设计理念,可飞行,可行驶,可连接,可分离等自由调控,展现了出行的多样化。





个性化多模空间
例如通过曲面屏、柔性屏、智能车窗显示、投影技术、全息空中成像等技术开发集成以及多模式人机交互设计风格,打造全场景个性化模式,让用户充分享受车内智能化空间的便利与乐趣。

根据车内人群调节车内空间氛围
根据车内不同人群,车内模式和氛围可调节至最适应当前的状态,匹配不同场景下的氛围和社交需求。

匹配地理空间变化
根据车外环境,可使当前车内环境氛围随着车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例如当驾车外出旅游时,车内环境可根据周围变化车内场景和氛围模式。

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已经有130年的历史,从代步工具到现代人生活空间的延伸,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随着5G通讯技术的变革,自动驾驶、C-V2X、AR/VR等先进技术先后落地应用,汽车正在成为5G时代的多模式智动空间,可依靠的出行伙伴。